昆明:宜良400年花街铸就“花式生活”

     发布日期:2024-12-10 1:41:00  浏览次数:133  来源:昆明日报
中国园林网6月20日消息:“花桥卖花四百年,年年端阳花街节”。近日,宜良花街节盛装浓浓,传承400年花街、品味现代*,一场穿越时空的“花式生活”,让宜良名声远扬。继“滇中粮仓”、“烤鸭之乡”和“花乡水城”之后,“中国花卉苗木之城”的美誉更是成就了“宜良骄傲”。透过花街节,探访宜良“花式生活”,坚毅而卓绝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然清晰。恢复花街节以更好传承历史“从今年开始,我们恢复了‘宜良花街节’这一传统称谓,以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宜良县委书记应亥宗说,回顾过去,宜良县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引种栽培花卉苗木。民国初年,宜良花卉苗木已有250余个品种,并拥有以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扶桑、香樟等为主的50余个特色乡土树种。如今,花卉苗木的种养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同时,依托这一传统,花木产业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劲支撑。进入五月,当年的春种已毕,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精力,可以移情而他顾,花卉闲事进入人们的生活,加之传统的端阳节,两节合一,更使节日内涵得以充实。自明代古称的“花市”、“花会”一直延续至今,而“花桥”这一沿用至今的历史地名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花街节的产物,也是花街节历史的有力见证。悠悠的历史转承启合,宜良花街节在传承中一次次的“转身”、“蜕变”,身姿卓卓。今年的花街,游客不仅观赏到了花如海,更能玩味靖安哨山茶、县花三角梅等背后的风韵,读懂400年宜良花街传承。花卉苗木已成区域发展“关键词”一花一世界,宜良花木业发展经历了百年沧桑,赶花街的传统沿袭一年又一年。花卉苗木已然成为了宜良区域发展中的“关键词”。“近年来,宜良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成立行业发展机构、加强技术指导、打造花卉苗木节会*、实施优惠扶持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初步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花木产业大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应亥宗如是总结宜良花卉苗木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宜良花卉苗木总产值50余亿元,7家苗木企业被省级授予龙头企业称号,成为全省面积*、品种*全、质量*优、配套服务*、价格*适宜的苗木种植交易市场和乡土苗木种植培育基地。“置业”花卉苗木发展,宜良怎样探路?又成就了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宜良县林业局局长杨洪伟,他举例,作为中国*民俗风情旅游节庆*和滇中地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地方传统节会——宜良花街节,于2015年实现了与第二届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的首度联姻,有效地提升了节会*和促进了地方经济。今年,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与2016宜良花街节再度携手举办。继续使这个节会*充满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西南地区影响*广的苗木*展会。举办花街节不仅对县内群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且对县外、省外甚至国外的客人都具有吸引力。据了解,从2007年旅游文化花街节开始,宜良就在探索将其进行市场化运作。2007年旅游文化花街节由中央电视台参与策划,“走进宜良”的开幕式大型歌舞演出,使“花街节”成为宜良历史上规模*、规格*、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2008年的“走进宜良·寻梦九乡”时装模特大赛和“武林风”擂台赛、花车巡游活动再次丰富了“花街节”的内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办好花街节,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宜良花卉苗木产业和旅游业,打响宜良节会*,进一步提高宜良的知名度。花木产业升级“*宜良”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曹声贤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位宜良为全省花卉苗木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宜良正打造云南省*的盆花、盆景和花卉苗木基地。从官方数据统计看,仅2005年至2010年间的花街节,到宜良观花、赏花、购花的县内外游客由30余万人次增长到65万余人次,这也充分说明,宜良花街热度猛增,花卉苗木业更是突飞猛进。应亥宗介绍,宜良将围绕打造“昆明主城新型工业拓展区、休闲康体养生度假旅游拓展区、都市特色农业拓展区、云南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和“山水田园之城、休闲宜居之城、和谐幸福之城”这一目标,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以*优质的服务、*优越的环境,诚邀全国各地知名的花卉苗木企业到宜良交流合作、投资兴业,引导花卉苗木种植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以绿化苗木为主向以*苗木、观赏苗木为主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宜良从花木种植大县向花木产业大县转变,促进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