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称"望春花”,是我国的著名观赏植物,其在
白玉兰(35张)
我国的栽培,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唐朝时代被引种到扶桑,17世纪被引入欧洲(1790年传入英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木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白玉兰是上海市、东莞市和潮州市的市花。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 连云港有全国之最的玉兰花王。南云台山之东磊延福观周围有四株白玉兰,高约十六七米,胸围粗者近3米,细者1米许,有3株树龄已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 四者相距不远,恰似一玉兰王家庭。每当花期,天生丽质之花朵,占满老树虬枝,如云如雪,得巍巍云山相衬,更富有诗情画意。 自1985年以来,每逢举办清明东磊玉兰花会时,登山赏花人,总是蜂拥而至,一睹玉兰家族之风采。
编辑本段种植历史
中国栽培历史
白玉兰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开始有了培育玉兰花的记载。屈原的《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万古绝唱就是以玉兰来喻人格的高洁。玉兰最先种植在寺院里,纯净素雅的玉兰花与清静寂灭的佛教浑然一体。自唐代开始,玉兰、
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堂春富贵”,形成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荣华富贵的景象。 引入国外 玉兰十八世纪末叶传入西方。英国探险家和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在牛津大学求学之后,到处旅行,收集植物和博物学标本,曾做过环球旅行。1789年他将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引进英国。次年,第三代波特兰公爵、英国第15任和20任英国首相威廉·卡文迪什-本廷克(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把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介绍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