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5日消息:为凸显浙江文脉、浙江元素,打造浙江文化金名片,推进文化浙江建设,近日,省政府印发“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之《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传统文化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六大工程,使浙江成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高地,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党政群协同、部门地方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5年内新申报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1项以上;整理出版浙江*传统文化类重要典籍10部以上;新创作编排以浙江*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各类文化*60部以上;修(新)建各类传统文化展览展示设施200个以上;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旅游活动参与人次实现翻一番;*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覆盖人群3000万人次以上。实施浙江*文化遗产培育申报工程工作目标2019年,良渚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2022年,更多浙江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国家文物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点5处以上;完成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3条丝、瓷、茶体验专线。推进良渚遗址保护申遗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和浙江考古遗产展示园,全面展示历史风貌和玉器文明,良渚遗址真正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宣传浙江文化渊源的重地。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与活化建设上林湖越窑遗址、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临安天目窑遗址—杭州老虎洞窑址”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温州永嘉瓯窑小镇—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为主线的青瓷体验专线;“湖州钱山漾遗址—湖州桑基鱼塘—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古镇—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主线的丝绸体验专线;“余姚河姆渡遗址—西湖龙井茶园—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主线的茶叶体验专线。推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积极*浙江项目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升国际影响力。实施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工程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累计保护1000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完成10000幢传统民居的抢救性保护。推进传统民居保护试点扩面以建德新叶村乡土建筑、诸暨斯宅古建筑群等传统民居类建筑整治提升为试点,带动全省传统民居保护。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每年开展250个重点村、一般村项目建设;评选20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选择100个传统村落开展风貌保护提升和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工程工作目标到2022年,创建100家旅游风情小镇;培育130个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打造2条非遗*旅游体验路线。打造展示体验平台以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馆、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等为重点,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产品展示搭建平台。打造*旅游体验路线以“湖州南浔(轧蚕花、双庙渚蚕花水会)—嘉兴秀洲(网船会)—桐乡(非遗馆)—德清(新市蚕花水会)—杭州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为轴线,打造蚕桑文化之旅*旅游体验项目;以“嘉兴海宁(硖石灯会)—杭州拱墅(运河元宵灯会)—绍兴柯桥(社戏、祝福)—宁波宁海(前童镇元宵行会)—台州临海(台州府城元宵灯会、台州府城小吃)—温州泰顺(百家宴)”为轴线,打造年味江南之旅*旅游体验项目。实施浙江*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工程工作目标到2022年,编辑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中华古籍总目·浙江卷》等10部文化传承经典;建成5个以上展示浙派学术的陈列馆、展览馆和艺术馆;编撰出版一批浙江特色文化大中小学教材。实施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加强对浙学、南宋史研究等浙江传统优势学术的学科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浙江学术学人馆。加强特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南戏、浙派绘画、浙派古琴等浙派艺术发展脉络。推进古籍保护体系建设建设古籍资源库、浙学文献中心总库,建设浙江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和浙江省地方文献缩微资源总库。实施浙江*传统文化*创作服务工程工作目标到2022年,围绕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推出——25部舞台艺术*20部*图书10部*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10部*电影10部*电视剧10部*动画片10部*纪录片一批有传播力影响力的数字网络作品命名100个村级越剧之乡确立100个越剧传承基地扶持100个越剧表演团体建成100个越剧广场(戏曲角)打造1000处越剧文化墙培育100个校园戏曲社团组织实施一批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创作项目打造一批*传统文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出版物、数字网络*。加强戏剧电影创作展映。创新传统戏曲平台和载体建设温州戏曲生态文化园、金华婺剧文化公园、遂昌关雎文化园,培育杭州西溪戏曲小镇等,推动戏曲与旅游、康养、观光农业融合发展。每年支持拍摄2-3部戏曲电影加入农村电影放映片源。打造越剧文化圈以嵊州、杭州为核心区,打造2个浙江越剧文化圈,实现嵊州百姓剧场、公园越剧角天天演,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中国越·剧场*越剧天天演。实施浙江特色传统文化重点提升工程工作目标到2022年,实施50项大运河遗产点段提升项目;打造2条唐诗之路山水人文旅游*线路、1条南孔文化体验线路、3条西湖专题文化旅游线路;整修9座藏书楼,重修4家传统书院,建设5个省级传统书院国学教育重点基地;修复建成10个民国名人故居、陈列馆;每年红色旅游达到600万人次以上。推进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建设打造中国大运河庙会、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武林文化长廊等大运河文化*。创建京杭大运河·杭州5A级景区。打造唐诗之路山水人文旅游*建设新昌天姥山·十里潜溪旅游度假区、神仙居悦城、天台山和合小镇等项目,重现浙东唐诗之路。通过建设九姓渔村文化综合体、创建新安江5A景区、打造钱塘江潮文化等项目,重现钱塘江唐诗之路。打造南孔文化体验圣地建设孔氏南宗家庙、南孔文化研究院、孔子文化博物馆等衢州南孔文化核心区和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打造南孔文化体验线路。重塑南宋特色文化建设杭州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绍兴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推出西湖专题文化游打造爱国文化专题旅游线路、西湖修身文化专题旅游线路、国画印学专题体验线路。提升浙江书香文化打造1条以“兰亭书道”为核心的浙江书法文化之路。形成“书院+图书馆”文化传播模式,设立图书馆书院分馆。打响红色旅游*实施南湖旅游区湖滨主题公园建设、南湖旅游区5A整治提升项目,创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上海对接,打造“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红色之旅*线路。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