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5日消息:4月23日,记者从江西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4月20日,省林业厅印发了《江西省湿地生态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技术指南(试行)》,标志着我省湿地生态实时监测网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湿地生态实时监测网络体系,能够实现对全省各重点湿地区域内水文与水环境、气象、土壤、空气环境、人类与鸟类活动等多种生态要素的全天候、不间断、高精度监测,而且可以有效聚合各独立监测站点的监测信息,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信息使用效益,从而为我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支持,整体提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湿地生态风险预警防范能力。我省湿地生态实时监测网络体系采取“1+N”技术架构,由一个核心平台和分布于各重点湿地区域的实时监测站点共同组成。其中核心平台即省林业厅建设的江西省“智慧湿地”综合信息平台,主要负责全省“湿地一张图”的管理和应用,以及汇聚和分析各类湿地生态监测信息。2017年,该平台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智慧林业*实践案例50强”。实时监测站点利用智能传感设备自动采集湿地生态信息,并通过网络与核心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将根据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以此次印发的《指南》为技术标准,持续对现有实时监测站点进行改造或者新建站点,逐年扩充站点数量,不断扩大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增加监测网络密度,至2020年在全省范围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实时监测网络体系。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