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3日消息:原本是河岸两边的自然绿地,却被人开垦成私家菜园子。昨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海曙分局针对这种违法又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了整治,涉及27个沿河地块,整治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沿河菜地引发效仿风,不断有人加入位于庙前河,流经夏禹路的两块沿河菜地,是此次整治的首批对象,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和一些外来人员“认领”田地,纷纷种起了毛豆、玉米、茭白、青菜等,面积达到4500多平方米。整治前,大片绿地被开辟成大小不一的菜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有些居民甚至用枯树枝做成栅栏。 更糟糕的是,沿河菜地甚至引发了效仿风,不时有一些外来人员加入“垦荒大军”,种植户*多时一度达到26户。这样的菜地易造成污染,出现水土流失 “有的居民不以为然,认为空地种菜,不会破坏环境,但其实菜地中的肥料和农药不仅对河流的水质有影响,裸露的菜地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制约汛期的防洪功能。”负责整治工作的一位负责人说。 好在,经过雷厉风行的整治,目前这两块沿河菜地都已恢复原状,工作人员还加强对原种植户的教育和劝导,严防返潮。相关部门还将不定期复查整治地块为配合海曙区“清三河”专项整治行动,海曙国土分局会同地块管理单位对收储地块沿河道10米内种植农作物的现状进行实地、逐宗排查,共有27宗沿河地块查出存在种植农作物的情况,需整治面积约7万平方米。 “整治期间,我们*时间起草告示,张贴在地块明显位置,提前告知种植户自行处理,逾期将做无主处理。”海曙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农作物正值丰收时节,且种植农作物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块管理单位通过多次沟通、温情解释等方式,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抚群众情绪的作用,大大推进了农作物清理进度。据悉,相关部门将不定期复查整治地块,若发现有复种现象,则由地块管理单位自行整治。以后,重点沿河地块的河道区域,有望采用种植灌木丛和树木的方式达到*保持整治效果。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