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道树消减PM2.5颗粒作用法桐位列第七

     发布日期:2024-12-10 1:38:00  浏览次数:112  来源:现代快报
中国园林网3月11日消息:南京的常见行道树,哪些消除雾霾的作用强?近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研究进展。在33种绿化树种(21种乔木、12种灌木)中,枫杨、水杉、乌桕等高大乔木,不但姿态优美,消减PM2.5颗粒的综合能力也很强。去年开始,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开始对植物消减污染颗粒的作用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化树种对PM2.5及相关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有很强的消减作用,而且不同树种,单株和单位叶面积对污染颗粒物的消减作用也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民*关注的消减PM2.5颗粒能力一项上,单株法桐的消减能力在21种乔木中,排第七;若从单位叶面积方面来评价,法桐排名更靠后,倒数第三。这是为何?专家推测,法桐叶面虽大,但是表面的气孔也较大,可能不利于对颗粒物的吸附。市绿化园林局绿化政策法规处处长臧廷亮解释,法桐自有优点,其遮阴功能很强大。虽然单位叶面积消减PM2.5颗粒的能力弱,但法桐生长快、绿量大,所以综合看来,法桐作为行道树贡献较大。“实验结果表明,可根据不同污染物环境,配置不同的绿化树种。”中山植物园的研究员于金平表示,如在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工厂及周边居住区,绿化应*对二氧化硫消减能力强的园林绿化树种;车流量较大的道路绿化,应*对氮氧化物有较强消减能力的园林绿化树种。”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