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暴利”银杏出厂到落地价翻了到底几倍

     发布日期:2024-12-10 1:24:00  浏览次数:168  来源:广州日报
秀花网 8月20日消息:一棵“超级银杏”,出厂价几千元,落地价却达5万元,巨额差价去哪了?动辄花上千万找知名公司进行绿化设计,其实就是几个刚毕业的学生参照以往案例稍加改动,巨额设计费背后有哪些猫腻?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频现绿化*浪费的背后,掩藏“黑色内幕”。23米的路要种27棵乔木23米的路边绿化,种6棵乔木已然嫌挤,规划图纸却要求种下27棵,栽下去,树都堆成“一坨”。一位从事园林绿化近30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在山东某地参与城市绿化,规划要求的栽树间隔不到1米,乍一看巨资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立竿见影,但树太密,根本活不了,用不了一两年必须挖掉。业内人士说,这种好大喜功,不仅是政绩观作祟,背后还有一本“黑色的腐败经济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2013年,我们给某地的新区整体绿化做规划设计,施工总面积130万平方米,绿化施工总招标金额1.3亿元,设计费每平方米15元,加起来近200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在上下打点和给有关部门人员的回扣上,这是“潜规则”。业内人士揭秘,规划设计“吹泡泡”是绿化浪费的根源和起点,设计费与工程造价挂钩,设计越奢华、工程造价越高,设计收费越高。而对后续施工而言,工程“蛋糕”越大,苗木销售、工程施工等能分到的就越多,一些掌握权力的人也能从中获取暴利。2013年落马的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原党委书记郭清和被查出在园林绿化项目招标等方面大肆收受私人老板和下属干部贿赂共计200多万元。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断吹大的园林绿化政绩“泡泡”,让被视为清水衙门的绿化部门成为腐败丛生的“沃土”。记者梳理发现,近3年来,就有超过20宗林业园林系统官员腐败案,其中不乏多宗窝案,落马官员数十人。这其中,施工招标和苗木采购是两大“腐点”。今年3月,江西抚州中院审理发现,抚州市金溪县原副县长徐俊以应付上级绿化检查需要紧张施工为由,避开正常招投标程序,先内定好施工单位,完工才“补办”邀标手续,并获得工程方提供的好处费6万元。不同的绿化树种,成本差异巨大,决策背后,有不小的寻租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回忆参与河北某地政府招标的绿化项目,“我们*用本地几百元一棵的杨树,政府却要求从南方引进胸径40厘米上下的‘超级银杏’,出厂成本就几千元,长途跋涉后,落地价1棵树要5万元。”要从源头上遏止“园林绿化腐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要掐住“规划”和“钱袋子”两个“七寸”,对园林工程的项目预算至少要向三公预算看齐,做好全面公开,细化到具体项目。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