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蓑蛾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20:00  浏览次数:138  来源:互联网
  小蓑蛾    拉丁学名: Cryptothelea minuscala Butler    纲: 昆虫纲    目: 鳞翅目    科: 蓑蛾科      主要危害对象: 为害茶花、梅花、芍药、牡丹、月季、玫瑰、蒲桃等多种花卉及观赏花木。    为害特点:初孵幼虫借风吐丝扩散。先吐丝营造护囊,后负囊行走与为害,护囊随幼虫长大而加大。昼伏夜出。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绿化效果。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黑色,后翅银灰色,有光泽。幼虫体长8毫米,乳白色,中、后胸背面硬皮板褐色,分为四块,中间两块大。卵椭圆形,米色。蛹体乳白色,纺锤形。护囊长约10毫米,囊表附有细碎叶片和枝皮,囊口附近有丝一条。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一年发生2代,各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初、9月中旬至10月初发生,初孵幼虫能吐丝随风迁移。      防治方法:      冬季修剪时摘除虫袋。利用其趋光性,可采取灯光诱杀成虫。在幼虫发生期用药防治,可用90%*晶体1000倍稀释液、50%杀螟硫磷乳油500倍稀释液、20%克螨虫乳油1000倍稀释液进行防治。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