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霉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18:00  浏览次数:142  来源:互联网
                 分布:北京地区常有发生。         寄主:可在任何草坪上出现。         识别特征:典型症状是在草坪冠层上突然出现环形至不规则形状的、直径为2-60厘米白色、灰白色或紫褐色犹如泡沫似的斑块。大量繁殖的粘菌虽不寄生草坪草,但由于遮盖了草株叶片,使其因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而瘦弱,叶片变黄,易被其他致病真菌感染。这种症状一般1-2周内即可消失。通常情况下,这些粘菌每年都在同一位置上重复发生。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粘菌。主要是Mucilago crustacea Physarum和fuliho属的粘菌。         发生特点:可形成充满大量深色孢子的孢子囊。孢子借风、水、机械、人或动物传播扩散。沉积在土壤或植物残体上的孢子,以休眠状态存活直到出现有利的条件下萌发。在从春末到秋季的潮湿条件下,孢子裂开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单核,没有细胞壁,*终形成无定形的、粘糊糊的变形体。凉爽潮湿的天气有利于游动孢子和释放主,而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变形体向草的叶鞘和叶片移动。丰富的土壤有机质有利于粘霉病害的发生。           防治办法: 一般不需要防治。可用水冲洗叶片或修剪的方法。发生严重时也可用药防治。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