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黄刺蛾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12:00  浏览次数:120  来源:互联网
紫薇黄刺蛾是紫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紫薇黄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属磷翅目、刺蛾科,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能危害多种园林树木和果树,是林带、行道树、庭园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黄刺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厘米左右,头和胸部背面金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后翅淡黄褐色;幼虫体长1.6—2.5厘米,肥大,呈长方形,黄绿色,背面有一个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头较小,淡黄褐色;前胸盾。腹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长江下游一年发生2代。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份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观察到*代幼虫。幼虫有七龄,常常会出现世代交叉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为害特点:黄刺蛾主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使叶片成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扩散危害,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消灭或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 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直接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消灭虫源;大田生产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能在幼虫扩散前用药,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乳油4000倍液。    (备注:在某些地区,紫薇上可能还会发现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过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在形态上略有差异外,在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