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12-10 1:12:00  浏览次数:116  来源:互联网
 板栗胴枯病又叫板栗干枯病、栗疫病。此病传播途径多、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被好多国家和地区列为检疫对象。1904年该病在美国出现后,到1929年仅20多年的时间几乎摧毁了全美境内所有栗树林。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理想的控制方法。我国板栗被认为属于高抗病的,但不少板栗产区如江西、浙江、江苏、广东、河南等省均发现此病,而且个别地方相当严重。近年来,在我市镇安、柞水等县区发生对全市板栗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引起了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症状:该病常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栗树染病后,病斑迅速包围枝干,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株枯死。病菌从伤口侵入主干或枝条后,初期在栗树光滑的树皮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以后病部继续扩展肿大,病斑边缘略隆起呈黄褐色或褐色,之后树皮逐渐松软,纵向开裂。染病严重时折断病害枝干有浓烈的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大量失水,主干干缩凹陷,皮层纵裂,整个枝条或全株枯死。另外染病栗树一般发芽稍晚,叶小而发黄,严重时叶缘焦枯,树势衰弱。*后枝干被病疤环缢而死。     该病3月底4月初出现症状,但由于此时温度偏低,病斑扩展较慢,6月下旬以后,病斑扩展明显,尤其是7、8、9月下旬以后,病斑扩展更快。10月下旬以后,病斑扩展又缓慢下来。病菌借雨水、昆虫、鸟类传播,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另外远距离随苗木、接穗调运传播。     防治办法:根据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防治上要抓住7、8、9、10四个月发病率高、症状明显的特点,做好清查和防治工作。     一是及时清除病死栗树,并集中烧毁以防病菌再次传播侵染。     二是对部分染病枝条,从基部剪掉,对可施救的大枝刮除病斑;剪枝或刮除病斑的伤口要及时消毒杀菌,剪掉的病枝和刮除的病斑要及时清理出栗园烧毁。     三是加强栗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防止修剪过度。     四是新建栗园时,选用抗病品种,调运的种苗、接穗要严格履行检疫手续,防止病菌随苗木、接穗传播。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