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胴枯病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12-10 1:12:00  浏览次数:105  来源:互联网
杏树胴枯病是杏树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 小杏树或树苗易染病,呈枯死状。初在树干或枝的树皮上生稍突起的软组织,逐渐变褐腐烂,散发出酒槽气味,后病部凹陷,表面多处现出放射状小突起,遇雨或湿度大时,现红褐色丝状物,剥开病部树皮,可见椭圆形黑色小粒点。壮树病斑四周呈癌肿状,弱树多呈枯死状。小枝染病,秋季生出褐色圆形斑,不久则枝尖枯死。         病原 Botryospheria ribis (Tode) Gross.et Dugg.称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座散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枕形,内含数个子囊壳,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壳壁黑褐色,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孔口外露;子囊黑褐色倒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梭形,无色透明,单胞,椭圆形,双列,大小16.8~26.4×7~10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树干或枝条内越冬,翌春孢子由冻伤、虫伤或日灼处伤口侵入,系一次性侵染,后病部生出子囊壳,病斑从早春至初夏不断扩展,盛夏病情扩展缓慢或停滞,入秋后再度扩展。小树徒长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合理疏果,确保树体健壮,提高抗病力。     (2)用稻草或麦杆等围绑树干,严防冻害,通过合理修剪,避免或减少日灼,心要时,在剪口上涂药,防止病菌侵入。     (3)及时剪除病枝,用刀挖除枝干受害处,并涂药保护,可用波美10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5~20倍液。其他药剂参见苹果干腐病。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