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小蜂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11:00  浏览次数:263  来源:互联网
     竹小蜂是危害毛竹、苦竹、淡竹等毛竹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幼虫匿居于竹小枝节间吸取液,受害部位膨大成虫瘿(竹米),被害竹轻则落叶早、出笋少、长势差,“当届”变“背届”,重则枯死,目前是危害毛竹*、损失*、*难防治的虫害。       发生情况: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虫瘿中越冬,四月上、中旬羽化成小蜂(成虫)交尾产卵于毛竹嫩梢基部节间,每稍产卵一粒,每雌虫可产卵20-50粒,卵2-5天孵化,幼虫附于小枝的竹管间,从5月开始危害到9月中旬,以吸取竹汁危害,随着幼虫的长大,受害组织逐渐膨大成虫瘿,9月上旬陆续越冬。        防治方法:     1、保留竹林内的乔灌木,改善林内的生态条件,增加竹林的抗病虫能力。     2、秋冬季砍掉受害严重的竹子,把枝条烧毁。     3、化学防治:4月5日——5月5日利用“竹虫灵”进行“竹腔注射”3-5毫升,或6月用30%乙酰甲胺磷1:3进行竹腔注射,每株2毫升。多年实践证明是目前防治竹小蜂的*药剂。正值竹小蜂幼虫孵化为害期,是用竹腔注射法防治竹小蜂的*时期。 由于竹小蜂1年1代,幼虫为害期长达6个月左右,所以抓住当前幼虫孵化的有利防治时机是竹小蜂防治*有效的办法。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