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绒茎蝇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11:00  浏览次数:151  来源:互联网
竹笋绒茎蝇(Chyliza bambusae Yanget Wang)属双翅目茎蝇科,我国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可以为害毛竹、红壳竹、篓竹等。幼虫钻蛀笋根,使竹根短截,中间蛀空而成退笋。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6-7mm,翅长5-6mm,雄虫体长6-8mm,翅长5-6mm。头黄褐色,额间具大黑斑,复眼大,后缘微凹,单眼三角小,具单眼鬃。卵长椭圆形,长径,短径,乳白色。初孵幼虫的体长为0.5-0.90mm,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8.5-11.5mm,淡黄色。蛹体长6.1-7.5mm,乳黄色。发生规律 竹笋绒茎蝇一年一代,以蛹在其被蛀的竹根中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4月底卵孵化出幼虫,经过18-25天,幼虫化蛹。防治方法 (1)加强竹林管理。  及时中耕松土,科学肥水,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减少为害;竹笋出土后,在笋根四周加盖泥土,阻止成虫产卵;注意竹林卫生,发现有笋根被钻蛀为害时,及时挖除,集中处理。  (2)药剂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时,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液,2.5%*乳油1000倍液喷杀。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