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吉丁虫的分布状况及该虫在郑州市的年生活史,结合多年的园林病" />

合欢吉丁虫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4-12-10 1:10:00  浏览次数:122  来源:互联网
1998年至2004年,通过系统调查和定点试验,查清了郑州市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的分布状况及该虫在郑州市的年生活史,结合多年的园林病虫害测报资料,进行了测报技术方法、药剂筛选、物理防治及其它栽培治理措施的有益探讨。   1 形态特征和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1 主要形态特征     1.1.1 成虫:雌虫体长3.9~5.1mm,雄虫体长3.8~4.5mm,宽1.6~1.8mm,紫铜色,稍带金属光泽,鞘翅无色斑。头部铜绿色,具蓝色金属光泽,有均匀小突起,颜面密生淡黄白色细毛。复眼*形、深褐色、明显突出,下缘稍尖。触角黑色,锯齿状,11节,比头胸部略短。前胸背部密布小纹突,后缘呈“^-^”状,小盾片钻石状。鞘翅密布小突点,末端略钝圆。雄虫腹部末端略尖,雌虫腹部末端稍钝圆。      1.1.2 卵:椭圆形,黄白色,长1.3~1.5mm,略扁。     1.1.3 幼虫:老熟时体长8~11mm,扁平,由乳白色渐变成黄白色,无足。头小,黑褐色;前胸膨大,背板中央有一褐色纵凹纹;腹部细长,分节明显。     1.1.4 蛹:裸蛹,长4.2~5.5mm,宽约1.6~1.9mm,初乳白色,后变成紫铜绿色,略有金属光泽。   1.2 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2.1 目科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鞘翅;   2)后足基节未固定于后胸腹板上,能活动;   3)后翅端部休息时纵褶,不作螺旋状卷起;   4)头较小,嵌入胸前,不延伸为喙状;   5)触角锯齿状,不呈鳃叶状,不呈锤状;   6)前、中、后足跗节均为5节,非呈拟4节;   7)下唇须明显比触角短;   8)鞘翅长,盖住腹部末端;   9)前胸腹板有向后延伸的中突起,嵌在中胸的凹沟内;   10)后胸腹板有明显横缝;前胸与中胸固定不能活动。腹部腹面5节,腹部第1、2节腹板愈合。     1.2.2 属分类技术要点   1)前胸有领;   2)前胸合背侧方平坦,具双边。 2 在郑州地区生活史及危害状鉴别技术要点   2.1 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在郑州地区的生活史   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在郑州每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皮层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恢复危害,并可持续危害至5月中、下旬;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个别年份可在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取食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叶片补充营养,10余天后产卵;卵多产于主干和一级分枝上,以向阳面居多;卵期2周左右,孵化后蛀入树皮,危害至11月初。在郑州地区该虫生活史见表1。 表1 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生活史观察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 (—) (—) (—) (—) (—) (—) — — — — — — — —                                 O O O O                                 + + +                                 · ·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 ·                                 — — — — — — — — — — — — — (—) (—) (—) (—) (—)     2.2 习性及危害状鉴别技术要点   1) 该虫蛀食危害后常导致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韧皮部受损,造成韧皮部畸形生长或龟裂翘皮,与正常生长的不开裂起皱的树皮对比强烈。   2) 该虫的幼虫蛀食危害期间,枝干表皮上常流出初为黄褐色后为黑褐色的胶状物,易于辨认;如削开皮层,可见到白色如“钉”状的幼虫。   3) 该虫化蛹时,常蛀一深至木质部的蛹室,降低枝干机械强度,遇大风易折,危害状易于观察。   4) 该虫羽化时,常在树皮上咬一扁圆形的羽化孔,直径约1.5~2.0mm,积年虫口数量越大,羽化孔越多。 表2 药剂防治试验 药剂种类 原液 10* 50* 100* 500* CK 久效磷 90 98 98 54 21 0 氧化乐果 90 82 80 47 10 0 敌敌畏 15 8 3 2 0 0 乐斯本 92 67 24 1 3 0 3 测报、预防和治理技术   3.1 测报及预防     3.1.1 测报依据   1) 该虫在郑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皮层内越冬。除成虫外,其他阶段均在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皮层危害,各虫态与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物侯有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   2) 该虫的幼虫数量与被害部流胶点数量有相关关系。   3) 该虫的羽化孔易于区分,易于统计。     3.1.2 测报   1) 该虫在郑州地区于4月上、中旬叶芽萌动、膨大和展叶期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危害并日盛,表现为旧有流胶点重新流胶;如遇暖冬,日期上可提前7~10天,如遇寒冬可迟缓1周左右。   2) 该虫在郑州地区于5月中旬~下旬,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盛花期为危害盛期,表现为流胶点大量流胶,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凋零、濒于死亡。   3) 该虫在郑州地区自盛花期、末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于花末期至6月下旬羽化,成虫寿命7~10天。     3.1.3 预防   针对该虫以大龄幼虫在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皮层内越冬的习性和前述4个方面的鉴别危害状,加强植物检疫,预防和制止虫源苗木的流动;特殊情况下使用该苗木的,必须经严格处理后方可使用。   3.2 治理技术     3.2.1 药剂防治试验   1998~2001年,我们分别在郑州市城市园林科研所和郑州市人民公园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采用的药剂有久效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乐斯本,浓度比例为原液、10倍、50倍、100倍、500倍和清水对照组,施药方式为树皮刷涂,每周1次连续2~3次,*后一次施药后2周检查,以虫体不再活动为死亡。防治死亡率结果如表2。   从上表可知,使用久效磷、乐斯本和氧化乐果有较好效果,久效磷应作为*,以久效磷50倍液刷涂树皮*为经济有效。     3.2.2 无公害药剂和危险药剂的无公害使用   在2004年,我们在中原医学院开展了树皮刷涂烟参碱药剂防治试验和树干自流注射久效磷、氧化乐果溶液防治试验,数据信息尚在反馈整理中。     3.2.3 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2004年5月份,我们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和中原医学院开展了人工削除流胶部位树皮杀死该虫的尝试,比较理想,对虫害发生不严重株,认真操作后防治率可达95%以上。   2004年6月份,在郑州市城市园林科研所月季品种园的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道发现有一种寄生蝇天敌。 4 结论与讨论   4.1 通过多年的观察,详细描述了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吉丁虫的形态特征,查清了该虫在郑州地区的年生活史,明确了分类和危害状鉴别技术要点。   4.2 结合物侯特点, 提出了有效的测报、预防方法;发现久效磷50%倍液刷涂树干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无公害化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的有益探索。   4.3 对该虫的空间分布型、各虫态发育的有效积温、有害药剂的无害化应用技术及寄生天敌等尚需进一步探讨。 (1.郑州市城市园林科研所 450051  2.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 450052 3.郑州市人民公园 450000 )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