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兰的病害

     发布日期:2024-12-10 1:10:00  浏览次数:144  来源:互联网
         兜兰的立枯病        症状:从根部侵入,整株缓慢衰弱,叶片失去生机,变黄色,病株新芽及新叶小,多长不大。随着病情发展,有些品种的叶背生黑褐色的斑纹。由于植株抗病性下降,易感染其它病害。        病原:RhizoctoniasolaniKuhn。属真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栽培介质及土壤带菌。        兜兰细菌性褐腐病        症状:初在叶的基部呈淡褐色水浸状,比较缓慢地往叶身扩展为褐色腐败,有时病斑上浸出褐色的水滴。        病原物:Pseudomonasgladiolipv.GladioliSeverini,为杆状细菌。        传染途径:病株与健株接触可传染,高温多湿易发病,湿度80%以下症状停止发展。防治方法参考国兰软腐病。病残体的土壤可长年存活,从叶丛基部自然脱叶裂口伤口侵入为害。带菌介质和昆虫传播。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