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叶甲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10:00  浏览次数:190  来源:互联网
酸模叶甲(Gastrophysa atrocyaneaMots.)在北京地区为害大黄、酸模、萹蓄等多种药材。成虫和幼虫为害寄主植物的新芽、嫩叶及叶片,严重时吃光全叶,造成整片植株光秆,产量损失大。 形态      成虫体长约5.5毫米,体蓝黑色,带有金属光泽,腹部末端红褐色。头部、前胸背板和前翅均有刻点。头部刻点微细,鞘翅上刻点粗而整齐。中、后足胫节外端呈三角形突起。成长幼虫体长7~8毫米,头部黑褐色,胸腹部棕褐色,腹部末端灰黄色,胸、腹各节有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毛瘤。蛹长约5毫米,浅黄色,复眼深褐色,触角、足的胫节基部和跗节淡褐色。 发生规律      北京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寄主植物根际13~17毫米土中越夏、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取食新芽及嫩叶,并交配繁殖。幼虫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代成虫5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当代成虫不取食,5月下旬至6月中旬陆续越夏,并相继越冬。成虫、幼虫均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      ①深秋和早春深翻土壤,以增加越冬成虫死亡率。     ②4月上旬越冬成虫产卵前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1 000倍液喷洒地面,然后中耕以杀死成虫;幼虫为害盛期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