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蚧为同翅目绵蚧科害虫。学名: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 ,别名: 草鞋介壳虫 形态特征: 草履蚧成虫 雌体长10mm,椭圆形,背面隆起似草鞋,黄褐至红褐色,体被白蜡粉和许多微毛。触角黑色被细毛,丝状,9节较短。胸足3对发达,黑色被细毛。腹部8节,体背有横皱和纵沟。雄体长5-6mm,翅展9-11mm,头胸黑色,腹部深紫红色,触角念珠状10节,黑色,略短于体长,鞭节各亚节每节有3个珠,上环生细长毛。前翅紫黑至黑色,前缘略红;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足黑色被细毛。腹末具4个较长的突起,褐色筒状较粗微上弯。卵 椭圆形,长1- 1.2mm,淡黄褐色光滑,产于卵囊内。卵囊长椭圆形白色绵状,每囊有卵数十至百余粒。若虫 体形与雌成虫相似,体小色深。雄蛹 褐色,圆筒形,长5-6mm,翅芽1对达第2腹节。 发生危害 分布与危害:草履蚧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湖北、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草履蚧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月季、刺槐、广玉兰、盘槐、雀舌黄杨、珊瑚、八角金盘、罗汉松、枫杨、白蜡、毛白杨、槐、柳、三角枫、皂荚、卫矛、海棠、红叶李、悬铃木、构树、梨、乌桕、丝棉木、女贞、海桐、法国冬青、法桐、无患子、无花果、荔枝、柑桔、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枣、栗、核桃等。 为害症状: 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刺吸嫩枝芽、枝干和根的汁液,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枯死。 发生规律: 草履蚧年生1代,以卵和若虫在寄主树干周围土缝和砖石块下或10-12cm土层中越冬。卵1月底开始孵化,若虫暂栖居卵囊内,寄主萌动开始出土上树,河南许昌为2月-3月上旬;河北昌黎3月间。先集中于根部和地下茎群集吸食汁液。随即陆续上树,初多于嫩枝、幼芽上为害,行动迟缓,喜于皮缝、枝叉等隐蔽处群栖。稍大喜于较粗的枝条阴面群集为害。雄若虫脱 2次皮后老熟,于土缝和树皮缝等隐蔽处分泌绵絮状蜡质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雌若虫脱3次皮羽化为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期,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继续为害至6月陆续下树入土分泌卵囊,产卵于其小,以卵越夏越冬。雌虫多在中午前后高温时下树,阴雨天、气温低时多潜伏皮缝中不动。天敌:红环瓢虫。 防治方法: (1)雌成虫下树产卵时,在树干基部挖坑,内放杂草等诱集产卵,后集中处理。 (2)阻止初龄若虫上树,方法很多,采用树干涂胶或废机油者较多,将树干老翘皮刮除10厘米宽1周,上涂胶或废机油,隔10-15天涂1次,共涂2-3次,应及时清除环下的若虫、树于光滑者可直接涂。 (3)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4) 药剂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弱。可用40%乐果乳油 500-1000倍液或50%*乳油600-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学农药和矿物油乳剂混用效果更好,对已分泌蜡粉或蜡壳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剂配比为烧碱2:松香3:水10。可以使用对蚧壳虫有特殊防治效果的狂杀蚧,一般一次使用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