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破肚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12-10 1:06:00  浏览次数:141  来源:互联网
         【症状】杜鹃下部的茎杆韧皮部被害坏死,木质部裸露在病部有小黑点产生。     【病原】病原为真菌,小麦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tritici).     【发生规律】一般在梅雨季节发生,凡造成茎部损伤的因素均会加重发病,例如虫伤、机械伤、摩擦损伤等。     【防治方法】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l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之后,病情可得到控制。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