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物防治鼠虫害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发布日期:2024-12-10 1:04:00  浏览次数:110  来源:互联网
对于防治草原的鼠害虫害等工作,内蒙古制定了“全面提高鼠虫害生物防治比例,虫害生物防治比例达5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要求。内蒙古西部乌拉特草原,正在面临干旱导致的蝗虫灾害,当地投入了5000只牧鸡开展生物灭蝗。 由于入春以来的干旱少雨,目前乌拉特中旗有50万亩天然草原发生病虫害,严重危害面积已达20万亩,害虫种类为1龄的亚洲小车蝗和小翅雏蝗。平均虫口密度达到10—15头∕平方米。对此,巴彦淖尔市两级草原管理部门启动了生物灭蝗。 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牧场记者看到,数千只牧鸡正在草原啄食蝗虫,叫声此起彼伏。目前,这个镇已有30多户牧民与草原管理部门签订了“牧鸡治蝗合同书”,海流图镇胡日木图嘎查牧民蒙克说:“以前灭蝗是药物灭,对草场污染严重,牧鸡灭蝗即保护了草原,还可为当地牧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途径。”  巴彦淖尔市草原站站长刘永录说:“牧鸡灭蝗可以说是双重效益。化学防治成本高,每亩草场需要4元钱的成本,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生物防治投资少,效益高,牧鸡防治每亩草场只需1元钱。下一步生物防治要提高到80%,今年预计在乌拉特中旗首先做试点,力争在五年之内我们能扩大五万到十万亩牧区防虫。” *阅读: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