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兰疫病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04:00  浏览次数:105  来源:互联网
     石斛兰疫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疫霉菌(Phytoph thora sp.)引起。 常使石斛兰幼嫩部分腐烂,丧失商品价值。     症状      主要危害石斛兰的叶片及地面处。该病使植株上部心叶基部发生水渍状褐色腐烂,并向叶尖端扩展;该病引起茎呈水渍状褐腐,病重时使茎的1/3~1/2烂掉。保湿处理后病部长出稀疏的霉状物。      流行情况       病菌在病株或以卵孢子等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或水滴滴溅传播,潜育期短,3~5天左右。该病发生早晚与降雨早晚及次数、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多雨、高湿(85%~95%)时易发病且较为严重。调运途中喷水、通气差加重病害发生。气温低于25℃,连续阴天或阴雨后晴天易流行该病。       防治方法      1. 雨后及时排水、盆中不积水、温室湿度控制在80%左右是防病的重要方法;及时清除病残体;病土病盆及时处理,不可再利用;兰花应单置一室,不可与其他寄主(如凤梨等)相邻种植等。       2. 却除受害部位,或将病株隔离进行单独管理以防传染。        3. 发病初期喷药,采用25%甲霜灵粉剂6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g。       其它常用药剂有72%克露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叶心病部涂药,不可以滞留药液。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