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桃花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04:00  浏览次数:120  来源:互联网
观赏桃花细菌性穿孔病是各种观赏桃花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    观赏桃花细菌性穿孔病在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以叶片受害*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直径2~5mm,病斑周边呈水渍状,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严重时整个病斑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大化,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观赏价值。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当观赏桃展叶抽梢时,从溃疡斑内溢出菌液,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梁。温度高、湿度大时非常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气温在25℃时病菌潜育期仅为4天,20℃时为9天,19℃时为16天。管理粗放、树枝衰弱、贪施氮肥、树体徒长均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 清除病源。仔细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     2.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这就要求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及时清除徒长枝,控制温度等均可使病害减轻。     3. 药剂防治。早春芽萌动期喷3~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发病期喷洒80%大生M-45的800~10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倍液,连续喷药2~3次,间隔10天左右。5月末至6月末喷65%的可湿性代森锌300至500倍液一二次。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