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白粉病(图)

     发布日期:2024-12-10 1:04:00  浏览次数:122  来源:互联网
     牡丹*病在牡丹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病害,分布广泛,在我国牡丹种植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症状:受害叶片上有白色粉霉斑产生,逐渐扩大连结成片,严重时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有小黑点出现,即病菌闭囊壳,*后导致植株早衰或枯死。 牡丹*病症状  病原物:Erysiphe aquilegiae DC.et Mer.,称耧斗花*菌。    传染途径: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      1、加强栽培管理 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