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弧夜蛾的危害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03:00  浏览次数:182  来源:互联网
    分布与危害     中金弧夜蛾学名DiachrysiaintermixtaWarren,在我国河南及华东等地有均有分布。寄主有金盏菊、菊花、翠菊、大丽菊、蓟等。该虫主要是以幼虫吸食叶片为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毫米,翅展37—42毫米。头、前中胸部红褐色,后胸褐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紫褐色,有大的金色近三角形斑。    老熟幼虫长40毫米。头部小,胴部黄绿色。腹部第五至八节较粗,逐渐向前方缩小。步曲行走。     发生规律     该虫1年生2—3代。以蛹在寄主上越冬。4-5月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6-11月均可见到幼虫虫为害,以7-8月为害*烈。幼虫老熟卷叶筑一薄茧化蛹其中。     防治方法     (1)根据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2)在幼虫少量发生时,可用人工捕捉;也可用800~1000倍液50%杀螟松消灭虫害。    (3)化学防治幼虫盛发时选喷Bt乳剂200-5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