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核菌基腐病

     发布日期:2024-12-10 1:02:00  浏览次数:171  来源:互联网
        [症  状]   扦插繁殖的幼苗易受到侵害,近地面茎基部变黑呈粘滑性软腐,植株叶片逐渐变灰白色萎蔫。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         [病  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   1) 主要以菌丝或菌丝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         [发病条件]   菌丝生长温限6-40℃,生长适温为20-30℃,尤以25-30℃生长*快。   菌丝存活需要冷凉干燥的土壤,菌核的萌发需要高湿,一般相对湿度98%才能萌发,侵入也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自由水或近*的相对湿度。   田间病害的流行还与寄生抗性有关。不利于寄主生长的土壤温湿度,如过高、过低的土温,粘重而潮湿的土壤,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