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叶枯线虫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24-12-10 1:01:00  浏览次数:132  来源:互联网
菊花叶枯线虫病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菊花叶片,导致叶片变黄早落。该线虫除为害菊花外,还为害翠菊、金光菊、大丽菊、百日草等多种菊科植物,以及珠兰、百合、蒲包花、飞燕草、夹竹桃等花卉。 症状:受线虫侵染的叶片,侵入点处很快变褐。以后褐色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叶片卷缩,凋萎下垂,造成大量落叶。花器受侵 染后,花不发育,即使开花,也长得细小畸形。花芽、花蕾干枯或退化,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发病严重植株,开花前即枯死。 发病规律:病源线虫在病株、病残体和野生寄主苣买菜、繁缕、飞燕草等植株上越冬,一般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从叶子气孔钻入组织内为害。整个发育周期在被害组织内完成。只要温、湿度适宜,线虫全年都可繁殖。 防治: ①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病株及其繁殖材料进入无病区。 ②选用健康无病的插条作为繁殖材料。由于叶枯线虫不侵害茎部顶芽的特性,可利用顶芽做繁殖材料。 ③对与病苗、病土接触过的园艺工具要及时消毒。对种过有病植株的土壤、花盆要消毒。 ④露地栽培时,要防止浇水飞溅,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减少传播机会。 ⑤使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穴施,每公顷45~75kg,有一定疗效。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