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技术在阳台花卉栽培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4-12-10 0:58:00  浏览次数:224  来源:互联网
随着人居环境日益改善,花卉走向家庭已是必然趋势,小型化、紧凑型的盆花、盆景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但限于家庭养花的特殊性,不少花卉都需经过特定的矮化处理才能满足家庭摆放要求,发挥良好美化效果。        1 选择矮化型品种        矮化品种的特点,芽多,分枝力强,分枝部位低,分枝角度大、节间短,株形紧凑;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须根多。        2 特定矮化栽培技术        2.1 育矮壮苗    采取营养钵育苗,限制主根纵深发展,促进须根发达,相应地抑制地上茎叶生长。        2.2 采用无性繁殖    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对不少花卉具有矮化作用,能缩短营养生长期,有效降低植株高度,使株型紧凑。嫁接可以通过选用矮化品种来达到矮化目的。扦插可从考虑扦插时间来确定植株高度,如菊花在7月下旬扦插可达到矮化而控制倒伏。另外,用含蕾扦插法可使株形高大的大丽花植于直径10cm以上的盆内,株高仅尺许且花大色艳。        2.3 合理整形修剪    在植株年幼时摘心,抑制主枝生长,促使植株多发侧枝,再剪去过多的长得不好的侧枝,以达到株型丰满,植株低矮,增加着花量,提高观赏性。        2.4 换盆、控肥、制水    通过换盆,可不断更新培养土,一般1~2年换盆1次,根据植株的生长,小盆换大盆,旧土换新土。结合换盆,进行修根整枝,促进矮壮。对盆栽花卉适时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达到矮化。特别是生长高峰期要控水控肥,做到盆土见干见湿,节水缩肥,促稳长,达到多分枝,多成花,节密枝短,植株矮化。        2.5 合理折枝和捻梢    人工曲干扭枝,使其连而不断,使植株运输通道受阻,减慢植株生长速度,达到花卉株型低矮,促进花芽分化。一般在小型盆景的制作中应用较多。        3 使用生长调节剂        很多*盆花要求株型矮小、紧凑,茎部粗壮,花繁叶茂,仅采用栽培手段进行矮化还远远不够,要辅以激素类物质来抑制植株生长达到矮化。但喷施矮化剂必须喷在植株的生长点上,才能凑效。使用时,各种花卉适用不同的浓度,要酌情考虑,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常用的激素类物质包括多效唑(PP333)、缩节胺(DPC)、比久(B9)、矮壮素(CCC)等。        3.1 多效唑    用40~80mg/kg的PP333作用于一串红植株,可以使其节间变短,叶面积变小,叶色加深,从而改变一串红株高茎细,花叶稀疏,脱脚严重的现象,提高观赏价值。此外,PP333在金鱼草、菊花等花卉矮化上也常采用。        3.2 缩节胺    用100mg/kg的DPC处理一串红植株,可使植株高度降低26%,并且茎节变短,分枝数增多,观赏性提高。        3.3 比久    用1500~6000mg/kg的B9可抑制牵牛花的营养生长,使其在营养生长期矮化61.5%~67%,盛花期矮化40.5%~46.4%,从而使株型矮小,枝叶紧凑,开花集中。        3.4 矮壮素    用2500~10000mg/kg的CCC抑制矮牵牛花的营养生长,可使其株型矮化,提高观赏性。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