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应少浇水,哪个阶段应多浇水,哪个阶段不应浇水,是很有讲究的,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马铃薯从幼苗拱土到开花,一般不浇水,进行蹲苗,特别干旱时浇小水。栽培专家在保水性较好的壤土地,曾做过多次对比试验,马铃薯进行控水蹲苗的比浇水未蹲苗的增产20%~25%。因为控水蹲苗的根量相当于浇水不蹲苗根量的2.5—3倍。马铃薯有了发达的根系,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合成和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马铃薯蹲苗可防止徒长消耗养分,形成短节、粗茎、厚叶、矮株,发育成壮苗,增强抗风雨、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马铃薯初花期开始浇水。从初花到茎叶停止生长这段时间,块茎的增长量*,植株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无机元素都必须溶于水才能被根部吸收,如果土壤缺水,营养物质再多,植株也无法利用。通常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60%~80%。 此时,由于水分充足,也往往会引起马铃薯中后期徒长,消耗养分和倒伏,导致减产。为此,一定要实行化控。当马铃薯株高50厘米~55厘米时,亩喷施15%可湿性多效唑粉剂50克,施药后4天浇水,可收到明显的控高效果。 马铃薯收获前10天左右停止浇水,可提高其品质,并较耐贮藏。 (记者 不详)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