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花篮、吊篮花、风铃扶桑花 拉丁名:Hibiscusschizopetalus 科名:锦葵科 属名:木槿属 产地: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常栽培。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 高度范围:1-3(M)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1-3米;小枝细瘦,常下垂。叶矩圆形,长4-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基部钝,边缘具齿缺,两面均光学无毛;叶柄长1-2厘米;托叶钻形,长2毫米,早落。 花单生枝端叶腋间,花梗细瘦,下挂,长8-14百米中部具关节;小苞片5,披针形,长1-2厘米;萼管状,长1-5厘米,具5汪齿,常一边开裂;花瓣5,红色,长5厘米,深细裂作流苏状,向上反曲;雄蕊柱长而突出,下垂,长9-10厘米。蒴果长圆柱形,长4厘米,直径约1厘米。 枝条纤细而呈拱形下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缘具粗齿,叶端渐尖,叶质较厚,叶脉明显,单花着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大而下垂,如垂吊之花篮,花冠红色至橙红色,花蕊及花柱很长,伸出花冠之外。 温室栽培除冬末至春初之外,基本上常年都可开花,但每次着花量很少. 生长习性: 喜高温,不耐寒,需在高温温室越冬。不耐阴。喜肥,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景观用途: 吊灯花花形奇特、美丽。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宜在温室盆栽。 全草还可入药。 药名:吊灯花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短序吊灯花的全草。 功效: 清热解毒,续筋接骨。 主治:治无名肿毒,骨折。 性味归经: 《贵州草药》:“酸,平。”入肝、*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别名:小鹅儿肠(《贵州草药》)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采收。 拉丁名:CeropegiachristensenianaHand.-Mazz. 考证:出自《贵州草药》。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