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线虫病

     发布日期:2024-12-10 0:54:00  浏览次数:187  来源:互联网
    中文名称:小麦线虫病    英文名称:    中文别名:马蔺子、胡椒子    拉丁学名:Anguinatritici(Steinb.)Filip.ctStekn.异名Tylenchus tritici Goodey.    为害作物:    为害症状: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而以穗部的症状*为典型。受害幼苗口十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裹在叶鞘内,新叶有时畸形发展。严重的萎缩枯死。在抽穗前,病株茎、节膨大而弯曲,叶片上偶尔发生有微小的圆形突起一虫瘿。病穗表现短小,颖片张开,有芒品种,芒呈钝角状横出或扭曲,籽粒部分或全部变为虫瘿。虫瘿比健粒短而粗,近球形,*初油绿色,后期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顶部有小钩,外形与小麦腥黑穗病粒相似,切开虫瘿,内含白色丝状物的线虫,如加水一滴,片刻即有线虫游出。    病原菌形态特征:属粒线虫。成虫肉眼可以看见,虫体线形,两端尖,头部较钝圆。    发病特点:虫瘿内的幼虫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混于种子内的虫瘿是远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收获时落入土壤中的虫瘿不易存活,传播作用不大。当小麦种子和虫瘿同时播入土中后,虫瘿吸水变软,瘿内幼虫钻出虫瘿,当幼苗出土后,幼虫用吻针剌伤小麦,侵入组织,随幼苗生长,向上爬行为害叶片、幼穗,在种子子房内营寄生生活。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 (记者 不详)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