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4-12-10 0:48:00  浏览次数:150  来源:互联网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白菜的生产技术措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绿色食品白菜的生产。   二、生产技术措施  (一)、产地环境条件   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绿色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2、土壤条件: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以粉砂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土壤肥力较高。   (二)、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2、整地   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便于排灌,减少病虫害。    3、播种    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秋白菜一般在夏末初秋播种。   4、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出苗后及时间苗,7叶—8叶时守苗。  (2)中耕除草:间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后一次中耕。  (3)合理浇水: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齐苗壮苗;定植或补栽后浇水,促进返苗;莲座初期浇水促进发棵;包心初中期结合追肥浇水,后期适当控水促进包心。  (三)、施肥  1、施肥原则: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  2、基肥:每亩优质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3000公斤。氮肥总用量的30-50%、大部分磷、钾肥料可基施,结合耕翻整地与耕层充分混匀。  3、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产状况在幼苗期、莲座期、结球初期和结球中期分期施用。收获前20天内不应使用速效氮。  4、不应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应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四)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大白菜的目的,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2、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2)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  3、物理防治  可采用银灰膜避蚜或黄板(柱)诱杀蚜虫。  (五)药剂防治  1、对菜青虫40%辛硫磷乳油65克/亩喷雾。  2、菜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2克/亩喷雾。 (记者 佚名)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